筑梦暖童心,推普助振兴
精忠报国杂志社讯(通讯员:熊有路)因心中有绿,而脚下留青;展支教助学,将尽心而为。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青青禾苗支教团以暑期实践活动为契机,面向安阳市家天下社区“四困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以心理辅导为主,以特色课程、基础课程为辅的线上支教帮扶活动,用爱守护四困儿童,大手拉小手,用小梦助力中国梦。
“一千次振翅后,离天空更近;一万里跋涉后,征途更辽远。”这个夏天,骄阳依旧,但灿烂的不止阳光,还有我们支教团成员整装出发的笑颜。选择支教,选择成为孩子们生命里的一束光,是我们感到十分幸福的事情。我们明白“四困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孩子们当中有的因为家庭中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家长们无法给孩子们提供应有的教育和关爱;有的父母远在他乡,从小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一年只能见一次父母。他们与其他生活在幸福健康家庭的儿童相比,更需要帮扶,更需要关爱。于是支教团成员小心翼翼地去接触这些孩子们,在交谈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用行动默默守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图为志愿者在公园做普通话调研
在这场与小朋友们的“双向奔赴”中,支教团成员致力于把最好的服务呈现给小朋友们,力图打造一个完美的课堂,实实在在地去帮助。在活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普通话普及率并不高,孩子们日常以当地方言交流居多,因此我们决定从让孩子们学习普通话开始,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支教团成员每次上课前都会进行深入讨论、反复琢磨,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去讲授,让孩子们认识到普通话的魅力和重要性。通过孩子们普通话学习的效果去影响和带动身边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普通话。这是我们的初衷,事实上我们也这样做了,有为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迷茫,有困惑,当然也有期待,有喜悦。我想正是有这样复杂微妙的情绪在其中,才使得我们的支教活动更加有意义。毕竟人生就是一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修行。做好一件事,能力固然重要,但心态有时却能决定能力的发挥。困难,冲不破是关卡,但冲破了就是坦途;挑战,战不胜是压力,但战胜了就是机遇。
图为志愿者给小朋友们上有趣的健康课
拨云见日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两周的坚持和努力,我们收获到了显著的效果,小朋友们不管是与同伴们嬉戏说笑,还是与我们支教团成员互动交流,普通话的使用变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从之前的吐字不清到现在的灵活运用,处处都体现着他们的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成长。我想支教就是一场美好的相遇,一场温暖的坚持。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看到我们的努力收到回报,这一切就值得。但是热情来了挡都挡不住,我们的支教团成员还想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去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普通话。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一时间,大街小巷中,街坊邻居间,都有我们支教团成员认真宣传讲解普通话的身影,服务对象上至花甲之年的老人,下至幼儿园小朋友。在这次的推普行动中,我们的支教团成员有在去靠近,去努力,去经历,去成长。
图为志愿者在红色革命纪念地打卡调研
怎样将普通话与当地的红色文化完美融合,这是我们支教团成员面临的一道新的难题。支教团成员经过讨论交流后,决定身体力行,大家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前往当地的红色革命纪念馆打卡学习。支教团成员将自身所学在课堂上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传授给孩子们,引领孩子们用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始终认为教育是一件耳濡目染的事情,我们也始终相信老师是孩子们迈入未知世界的领路人,也是未来路上的指明灯。志愿者老师这个身份亦是如此,我们应该带领小朋友们去学习更多,让他们从骨子里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土生土长的文化,使他们成为讲好普通话,传承红色基因的新生力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支教的这条道路还很漫长,推广普通话的行动也还在进行,我们的筑梦之旅也不会停止。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教育是相互的,是一颗心触动另一颗心,是彼此学习,是共同成长。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保持初衷,相互陪伴,相互成长,在做好支教工作的同时也会大力推广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共同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奔赴热烈的青春年华,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我们相信即便是微弱之光,也可以将生命长河点缀成闪烁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