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书画家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共鸣、坚定自信、鼓励创新——对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2022-05-17 11:59:56 作者:admin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张洁副社长推荐)习总书记在4月25日考察人民大学时再次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道路,他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之所以说是“再次”,是因为早在2016年5月,习总书记便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和出路,明确了建设“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的战略任务,而且详细、科学地阐明了思路、方法、策略以及实施路径。如今6年过去了,在此期间,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殷殷嘱托,感人肺腑!然而时至今日已经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在“有数量缺质量,有成绩缺成果,有专家缺大家”的状态下原地踏步,这是如论如何都无法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模式需要反思,我们每个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人也都难辞其咎!

或许有人会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与理工科相比需要的时间更长,不能急于求成。但事实证明,与这种“一般规律”相比,时代的“特殊规律”的作用更大——越是大变革的时代越是会集中性、爆发式地涌现成果,正如习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已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重任在肩、时不我待,面对“两个大局”的时代契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理由不奋发图强,没有借口不团结共进,没有时间再徘徊观望,我们必须“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笔者对如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得出“两大两小”的进路如下:

一、明确大战略,落实小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哲学社会科学与“两个大局”相遇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将“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六个方面充分结合起来。

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必须遵从的大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做到积极谋划、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笔者看来,需要逐个落实的小目标至少有三个:

首先,要内部挖潜,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结合点和突破口,形成破解时代之题的合力,进而树立学术上的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更是中国敢于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证。“四个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有根据、有底气的自信,因此,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而前提是要从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内部深入挖掘,真正建立起学术自信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像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国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积极主动地挖掘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合一性,焕发新的生命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中挖掘新价值、实现新突破,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尽快树立学术自信,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要努力建构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习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要“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要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言说话,完善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充分彰显“中国理论”和“中国智慧”。

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暴露出其功利主义的痼疾,其知识体系已经不能代表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方向。我们要打破对西方思想的迷信,摆脱对它的“学徒心理”,直面它所带来的问题,善于找到与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之间的“共同语言”,比如联合国倡导的“知识社会”,就是由于受到西方功利主义知识观的局限进展缓慢,我们可以融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观,提出构建“知识社会”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诸如此类,我们应加紧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实现典型性突破提炼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形成更多主体性、原创性、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彻底摆脱在国际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自由主义泛滥给世界带来的危机,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鼓吹的自由主义,带来物欲横流的现代性问题,已经成为将人类带到了毁灭边缘的罪魁祸首。现今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抗疫乱象以及战争泥潭无一不是自由主义泛滥的产物。

习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也正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大好时机。

总之,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如此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如此正确的理论指导,“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同时,做出若干世界级成果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效果,以成果破局、以成果立志,就可以进一步坚定自信、统一思想,就不会为不求上进、别有用心的人所蛊惑,一举破解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卡嗓子”的难题。

二、培植大理论,打破小圈子

哲学社会科学的大成果是建立在“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基础之上的,这些“大理论”可遇不可求,必须鼓励创新,发现后要予以大力扶持与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往往很难出自科班出身的学者,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长期存在“学徒思维”,长期以来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模仿的心态,造成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传承中教条、僵化,在学术上难以有所创见,而缺乏创新又进一步加剧了悲观、消极的态度,丧失了独立人格和判断力。习总书记早对这种现象做出过科学地判断: “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科班出身学者这种意志消沉、自信缺失情况下,有些学者长时间对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迷信,然而越是迷信西方就越是拾人牙慧、难出成果,如此恶性循环,使这些本应是组成“五路大军”的中坚力量,沦为患“软骨病”的庸才,甚至因为信仰丧失而沦为“第五纵队”。

而非科班出身的学者,恰恰可以不受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藩篱的束缚,容易吸收其他学科发展的养分,勇于探索“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同时有理工科背景的学者又往往有问题为导向的习惯,一旦能够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马克思主义本来的开放性和启发性,便容易扩展视野、找到方向、得到灵感,进而“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然而由于这些学者非科班出身,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声渠道和上升途径又已经被科班出身的学者形成的小圈子占据和把持,这些小圈子各自矜功自伐、假誉驰声、互吹互擂、弹冠相庆,圈子成员思想原创、推陈出新则不足,而咬文嚼字、吹毛求疵则有余,对外嫉贤妒能,对内近亲繁殖。这也造成在哲学社会科学关键评价节点上的一些所谓专家们对非科班学者的创见非但视而不见,反而或以术语等“小毛病”为由进行打压,或以“学术资历”不足为由不予通过,以循规蹈矩之表,兴党同伐异之实,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正是“五唯”瘴疾韩最为顽固的“重灾区”,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评价更具主观性,较难像自然科学那样实施“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更容易产生小圈子垄断的问题。韩愈曾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试将哲学社会科学的潜在人才比作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而那些小圈子里的“驽马”,绝无“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却可以靠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还是评论员的垄断模式得到“千里马”的名头。钱钟书的《围城》中便以辛辣的笔锋揭示和嘲讽了这种小圈子乱象。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要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扩展上升通道,打破哲学社会科学悲观论者和小圈子对的垄断;建立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选育机制,借鉴“千金买骨”的智慧,鼓励大胆探索、建言献策;创新评价方法,不拘一格降人才。

习总书记强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是“守正创新”,“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要繁荣发展就要团结、有序,“不能混乱”,应该减少无谓的内耗,要尽可能在“主攻方向”上形成合力,更要警惕少数哲学社会科学末流和所谓公知得以靠说怪话、唱反调成名,他们以自欺欺人为能,以哗众取宠为荣,以无病呻吟为美,以阴阳怪气为乐。他们打着“学术争鸣”的旗号,大行故意把水搅浑之能事,而“争鸣”的幌子和过分的宽容反为他们提供了藏污纳垢的温床和传播负面影响的策源地。更重要的是悲观心态的“传染”和“文人相轻”的陋习,会使有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人才受到压制。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缺的是具备思想原创能力、在哲学社会科学“元问题”上有突破的大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坚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意识和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相结合的自信,“团结奉献、勇于担当”,打破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单打独斗的弊病,集中力量“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百花齐放”;同时鼓励良性讨论、展开建设性交流,形成“和而不同”、“百家共鸣”的学术氛围,实现同舟共济、协同创新的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作者简介:

余墨,本名王延吉。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中共党员,本科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并留校工作。有多学科教育背景。本科、硕士、博士学习经历了理、工、文三大专业,知识面广、兴趣广泛,有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及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师承成中英先生,发展了成师“知识儒学”的发展方向。曾以余默为笔名,在2005年9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融汇两位民族英雄郑成功、施琅的爱国精神于一体的小说《台海战史演义》,并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参与了多个“文化走出去”的项目设计与发展,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与德国明斯特大学合作的“二十四孝童话化”推广项目,筹划撰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知识社会发展十五年的《中国知识社会报告》。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719号